黨委委員、董事、經理層怎樣“做決策”?——全周期清單管理
作者: 來源: 更新于:2021-11-8 閱讀:
知識清單是干什么的呢?核心是用來給公司黨委委員、董事、經理層進行知識補充和準備的。一家國企要根據自己的業務特點、技術特點、管理特點,使得決策者們都具備應有的知識基礎,不能讓外行給內行提意見。
一個知識清單大致需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列表,分別是:
管理類知識 產業類知識 政策類知識 專題類知識
我們建議,就這個列表的四個類別,每一年國企董辦(黨辦)等部門都要進行內容更新,并且組織給高層決策者們進行培訓、充電,確保大家都與時俱進。
2、 資料清單
這個資料清單,是針對具體提交審議的議案和事項,給決策者準備的詳細分析型和支撐性材料清單。黨委委員、董事利用這些結構化的清單,獲得必要的信息支撐,開展充分的前期調研。
針對特定事項的資料清單,通常包括四項內容:
決策企業(對象)背景情況 決策事項詳細介紹 前期研究論證文件 決策關鍵要點說明
資料清單實際是幫助決策者深入了解相關決策項目的主要文件抓手,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國企在提交黨委會或者董事會的議案里,只有議案本身,相關的配套前期研究論證文件不足,也缺少決策關鍵要點說明,這些問題都需要依靠資料清單的方式進行彌補。
檢查清單設計的目的,是給黨委委員、董事、經理層在思考具體決策事項時,提供一個較為全面的分析結構,能夠從系統的視角來審視對照決策事項的方方面面。
從我們的實踐總結,關于決策前的檢查清單,一般要從五大方面展開:
戰略一致性檢查 方案比選檢查 績效可行性檢查 管理可行性檢查 風險控制檢查
檢查清單,實際是給每家企業提供了一個方法論框架,從決策判斷的不同側面入手,設計本企業的詳細判斷標準。這個清單,也給每個決策者量化、標準化的抓手。
4、觀點清單
資料清單和檢查清單,都是在決策前進行信息獲取和分析采用的,在這些工作結束后,黨委委員、董事或經理層就進入了決策關鍵進行時,要判斷相關議題的可行性。
這個時候,要先后經歷兩個步驟,一是就自己關心和疑惑的問題與相關部門、人員進行溝通確認,二是確定自己的決策意見。
第一個步驟,可以用“觀點清單”來協助。
觀點清單,實際是在前期綜合分析資料的基礎上,就關鍵性問題進行反饋和澄清的內容清單。這一點,有些像證券監管部門在企業IPO過程中提出的審核問題或意見。
觀點清單的結構化,我們一般包括六個部分:
整體判斷 戰略性問題澄清 經濟性問題澄清 管理性問題澄清 程序性問題澄清 風險性問題澄清
各個決策者可以根據這個框架,將每項議題的具體問題細化確定,并反饋給負責企業和部門,并與他們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溝通,以最終驗證和確定自己的最終決策意見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