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行業研究報告:品牌中藥OTC,看好穩健賽道投資機會
作者: 來源: 更新于:2022-1-3 閱讀:
在生產端,由于新藥上市少,中藥市場以長期銷售的老藥 為主,老藥的生產企業較多,競爭激烈,便產生了生產商通過降低藥品質量減少成 本,以此增加盈利的情況,2017 年中成藥在 7 類藥品質量抽檢中不合格藥品為 917 批次,占比 22%。在銷售端,中藥銷售渠道較為缺乏,且由于中醫醫生遠少于西醫 醫生,2019 年中醫執業(助理)醫師數占臨床執業(助理)醫師數比為 21.7%,西醫 醫生對中藥不熟悉較少推薦中藥治療,導致中藥銷售規模擴大受阻。銷售端的壓力 進一步降低了中藥企業的研發意愿,較小的銷售規模難以改變市場對中藥的固有印 象,由此,中藥行業曾面臨惡性循環的發展困境。
2021 年 1 月 22 日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《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的通知》(下稱“通知”),該通知從評價體系、中藥企業研發意愿、注冊審批機制等 掣肘中藥行業發展的各環節皆進行了完善及優化,建立了有利中藥行業發展的友好 環境,中藥行業有望加速渡過調整優化期。
1.3、 品牌中藥 OTC 由于政策免疫性較強,在消費升級下增長空間大
中成藥按照使用方法分為外用、內服、注射中成藥,以內服、注射為主(2018 年 合計占比 95%),中藥注射劑的銷售額自 2017 年起由于限定適應癥、部分限基層醫 療機構使用、被重點監控等政策,呈現加速下降趨勢,其下降幅度從 2017 年的 2.73% 擴大至 2019 年的 11.36%;內服中成藥銷售額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,其 2013-2018 CAGR 為 9%。
在內服中成藥中,大品種中成藥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。以臨床價值、科學價值 為核心的科技創新驅動,成為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關鍵。1近年來,國家 越來越重視中藥大品種的科技引領作用,選擇了療效確切、有良好市場開發前景、擁 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品種給予引導和重點支持。在重大新藥創制、中藥標準化、 “973”、“863”、“科技支撐計劃”、重大傳染疾病等專項中,均有中藥大品種相關技 術提升、質量提高、臨床評價等研究支持;在基礎和應用基礎等方面,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項目中也涉及到中藥大品種研究。
受益消費升級,醫療保健需求較快增長,品牌 OTC 需求具備持續增長趨勢。隨 著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,實現消費升級,且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 健消費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(2020 年疫情導致醫療保健消費支出下降),表明人民 對醫療保健的消費需求呈現較快增長的趨勢。品牌 OTC 為藥品中最具備消費屬性的 品類,例如阿膠、片仔癀等除了藥用外,常作為禮品被大眾購買,在消費升級、醫療 保健需求較快增長的發展趨勢下,品牌 OTC 的需求有望持續增長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