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日報刊發王晨文章:全面貫徹實施中醫藥法 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
作者: 來源: 更新于:2021-9-27 閱讀:
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。從執法檢查來看,各地采取有效措施,推動中醫藥法貫徹實施。一是中醫藥服務體系不斷健全,服務能力穩步提升。建立了以國家中醫醫學中心、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為龍頭,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中醫科室為骨干,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,融預防保健、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,覆蓋城鄉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形成。改革完善管理機制,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政策,持續實施基層能力服務工程,基層服務能力逐步提升。據統計,已有98.3%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97.1%的鄉鎮衛生院、85.9%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71.3%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,基本解決了人民群眾在家門口“看中醫、吃中藥”的需求。二是中藥保護與發展得到加強,中藥質量不斷提升。有關方面加強對全國中藥資源的摸查和生產監管,基本完成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,制定實施《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(2018—2025年)》《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(2015—2020年)》等,全國建成28個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和2個中藥材種質資源庫,6個瀕危野生藥用植物保護區,8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,7大道地藥材優勢區域,原生境保護藥用物種達400多種,2020年版《中國藥典》收載中藥品種2711個,占比為45.9%,中藥材保護和發展水平顯著提高。三是中醫藥傳承創新呈現蓬勃發展。各方面加大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,探索創新培養模式,深化醫教協同,初步形成院校教育、畢業后教育、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和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。截至“十三五”時期末,我國中醫藥人員總數達到76.7萬人,且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!爸嗅t藥現代化研究”推進實施,中醫藥防控心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重大慢病以及重大傳染性疾病臨床研究取得積極進展;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工程,推動中醫藥進鄉村、進社區、進家庭、進校園。中醫藥向世界開放發展取得豐碩成果,現已傳播到196個國家和地區,其療效被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、認同。
中醫藥為新冠肺炎防控治療發揮了重要作用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中醫藥全程參與、深度介入疫情防控。衛健委等部門統籌中西醫資源,邊救治邊總結,優化形成覆蓋預防、治療和康復全過程的中醫藥方案,創新形成“有機制、有團隊、有措施、有成效”的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。一體推進科研攻關與臨床救治,遴選出以“清肺排毒湯”為代表的“三藥三方”等中藥方藥,并實現成果轉化,形成了以中醫藥為特色、中西醫結合救治患者的系統方案。先后派出5批773人的國家中醫醫療隊馳援武漢,全系統近5000人奮戰在湖北抗疫一線,近100家中醫醫療機構作為定點醫院參與了救治工作。全國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超過90%,為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做出重大貢獻,這不僅成為疫情防控中國方案的一個亮點,更是中醫藥傳承精華、守正創新的一次生動實踐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