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藥監局新局長將對中藥領域動刀 亂象待治、行業標準蓄勢待發
作者:E藥經理人 來源:E藥經理人 更新于:2018-5-25 閱讀:
事實上,今年以來監管部門也正持續加強中藥飲片監管,不斷增加監督檢查、質量抽檢和飛行檢查的頻次和力度,及時曝光不合格產品和質量問題。例如4月10日與4月3日,國家藥監局便分別曝光了四川滋寧中藥飲片有限公司、桂林鼎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物料管理混亂、檢驗記錄互相矛盾等違規情形,而這種在藥監局的網站中已是常態。
包括GMP證書的收回。此前的數據顯示,2016年原CFDA一共收回了172張GMP證書,其中涉及中藥飲片的就有81張,占比高達47.6%。而近兩年來這一趨勢并未看到有明顯減緩的跡象。
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,針對中藥飲片行業亂象的治理,已經開始行動。
4月17日,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示了《關于發布省級中藥飲片炮制規范修訂的技術指導原則的通稿》,從技術細節的層面,明確了如何規范中藥飲片炮制工作。當然,寄希望于僅僅發布幾個文件就能畢其功于一役顯然不現實,但這是一個信號。
畢竟,根據工信部網站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,醫藥工業各子行業中,中藥飲片加工行業發展迅速,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以21.33%和22.78%的增速位列第一和第二。這樣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,必須有一個嚴格的規范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