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中藥大多都要忌食,到底為什么?
作者:鳳凰網 來源:鳳凰網 更新于:2018-1-5 閱讀:
咳嗽患者建議禁食
雞鴨魚鵝;牛羊肉;腌、鹵、熏食品;
各種蛋類;帶骨的食物(湯也不能喝);
所有酸味食物;所有生冷水果、飲料、零食等。
注意
服藥期間禁用其他內服藥物。
不洗澡,不能曬太陽,不能吹風。
發熱患者建議
禁食所有油類食物,包括清油、豬油等。
不能洗澡,不能曬太陽,不能吹風。
腹瀉患者建議
禁食所有油類食物,包括清油、豬油等。
禁生冷、寒涼食物。(發熱后也不能食用)
身上出疹子患者建議
禁食魚、蝦、海鮮等腥味食物;
香菜、魔芋、公雞等發物;
燥火食物。
為什么要禁食、忌口?
肖小兒說: 千百年來,經過醫生的不斷研究與發現,若是我們在生病期間吃了某些食物,就會加重病情或延緩治愈時間。因此,醫生都會建議不同的患者“忌口”。
避免食物與藥物發生不良作用,影響療效
如服人參時忌食蘿卜,因為人參是補氣的,而蘿卜卻能耗氣,如果同一時間既服用補氣藥,又去吃耗氣的食物,就會減弱人參等藥物的補益功效。
避免引起過敏性疾病的復發
如蕁麻疹、支氣管哮喘等,都是由特別的過敏物質引起的,病人吃了含有相應過敏物質的食物時,就會引起疾病復發,因此對這類食物就應禁忌。
避免加重病情
有發熱、出汗等癥狀的患者,一般會服用解表散寒的中藥,這時應當禁食生冷及油膩食物,否則病情會加重。再比如許多人在咳嗽后吃了雞肉(大補的東西)會咳得更厲害。
這些都是經過千百年醫生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寶貴財富,許多古代醫學著作上也有記載,我們在生活中還是能避免則避免吧!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