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省59個藥品廢標 藥企為什么會主動廢標?
作者:佚名 來源:醫藥網 更新于:2017-9-8 閱讀:
9月4日,山西省藥械集中招標采購中心發布《關于取消氨酚雙氫可待因片等59個藥品品規網上采購資格的通知》,又有藥企主動提出廢標或撤銷掛網采購資格。
▍藥企為什么會主動廢標?
放眼全國,福建、浙江、甘肅、四川等多個省份均出現過藥企主動廢標或者撤銷掛網的情況。好不容易中個標,企業為什么會忍痛廢標?這似乎不合常理。
筆者在咨詢藥企招標人士后得知,主動廢標,真的是企業心甘情愿的,而且有合理的原因。
1、中標價格過低
說到藥企主動廢標,大家很容易理解是藥品價格的原因。其中又分兩種情況:
第一種情況,大概也是因為價格太低了,藥企利潤甚微或者直接入不敷出,寧愿撒手不干了吧。
細看本次山西撤銷掛網的59個品種,有0.32元一支的注射用青霉素鈉,有2.34元一支的肝素鈉注射液,這些臨床常用的廉價救命藥,此前都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大范圍斷貨。
第二種情況,是和其他省份藥品招標有聯系。
據藥企招標人士透露,目前山西的價格在全國很多都是最低的,有些品種為了避免價格聯動影響其他省份的中標價格,選擇放棄山西市場也是可以理解。
例如氨酚雙氫可待因片,其歷年的價格均在30多元、20多元徘徊,而本輪在山西的價格僅14.4元,這個價格被其他地區聯動是一回事,估計這個產品往后的中標價格和可能會在14元以下了。
現在正處于招標季,同時還有個“要命”的價格聯動,可以理解,部分藥企放棄價格洼地的市場,實屬必要。站在企業通盤考慮維護價格的角度看,放棄一部分市場,丟車保帥的舉措倒也合理。
2、無法正常供應
在此之前,有不少省份曾對無法正常供貨的藥企進行處罰。
輕則廢標,取消中標資格,扣除履約保證金,重則納入不良記錄,取消該企業所有產品在全省的中標資格。甚至被踢出該省市場兩年。
可想而知,如果無法做到正常供貨,對于藥企來說付出的代價非常之大。原料成本上漲、生產線改造、環保整改等原因,都可以造成廠家停產,那么無法按合同正常供貨也很容易成了家常便飯。在為了讓損失降到最低的情況下,很多藥企也會選擇主動放棄市場。
我們可以看到,現在的藥企,已經從原來不惜一切代價低價中標,轉變成現在拼命堅守價格底線。未來還會有多少藥企多少品規會由于藥品價格等因素主動廢標,這個我們不得而知。但是,如果這種現象持續發展的話,未來,醫院還有藥可用嗎?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