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大年嚴管加劇:三大藥品終端銷售增長將跌破8%
作者:佚名 來源:醫藥網 更新于:2017-11-10 閱讀:
醫院市場中,城市醫院市場藥品銷售額增速從2013年的13.7%下滑至2017年的5.8%;縣級醫院市場從2013年的19%降至2017年的10.5%。
零售市場藥品增幅也低于預期,2017年預計零售藥品市場銷售額3647億元,同比增長8%。基層醫療市場包括城市社區衛生中心及鄉鎮衛生院藥品銷售額,預計2017年營收1517億元,同比增長11.6%,而2013年這一數字為23.5%。
從2016年至2017年,是醫藥政策“大年”。
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宗云崗在上述會議上指出,中國醫藥市場依然是政策導向性市場,是計劃經濟轉市場經濟必經過程。近兩年來政府宏觀及各省配套政策愈發密集出臺,如2017年的關鍵詞為:GMP、兩票制、分級診療、一致性評價,藥品注冊、創新等,“以此影響終端市場的變化對于企業的關注度、影響力及經營都有一定壓力”。
目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密集出臺了藥品采購兩票制的實施意見,大部分省市明確了執行時間,今年至明年將大規模落地。實施“兩票制”后,大批小分銷商、居間人被擠出流通環節,但這些人長期從事藥品推廣,手握藥品進醫院的渠道,在公立醫院改革未完全落地的情況下,藥品進醫院銷售慣性模式仍未改變,需求仍在。
2016年國家衛計委下發《關于盡快確定醫療費用增長幅度的通知》,要求到2017年底,全國醫療費用增長幅度須降到10%以下,而從2008年到2015年,我國衛生總費用年均增速為11.5%,高于GDP年均8.3%的增長水平。
2018年控費繼續從嚴已成定局,將從總量增幅、用藥結構、醫保支付價等方面持續控費,在控制藥占比、輔助用藥、大用量品種的情況下,導致醫院終端依舊會保持低增長的趨勢,醫保支付改革要求進一步實施精細化管理,輔助用藥將面臨艱難期。
林建寧進一步指出,“2018年,我國醫藥工業增長提速,商業增速繼續下滑,終端增長乏力,上下游背離加大。并購會改變產業格局,2018或是醫藥并購年!
嚴管下的機遇
今年10月8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《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》,這是繼2015年8月《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》之后,又一個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,對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。
宗云崗指出,目前醫藥政策發展有幾大特點,“政府的規劃很好,調整產業向健康有序發展,但相關企業面臨很多不利因素,包括藥占比、限抗、中藥注射劑限用、一致性評價、臨床工藝核查等!贝送猓唠p面性誘導產業發展方向,政策滯后帶來的適應性和矛盾性突出;“三醫聯動”政策效果開始凸顯;從產業政策為中心轉向競爭政策為基礎。
上篇:
下篇: